河沙中含有充足的矿质元素,可补充营养液部分营养成分缺失的现象。无土栽培中单独使用珍珠岩较少,多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质地轻,无病害孢子和虫卵。泥炭为非可再生性资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节约。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因栽培蔬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晾晒过程中,应对物料进行适当粉碎,减少物料中块状粪便含量,
怎样用育苗盘育菜苗
1、浸泡种子:用育苗盘育菜苗前,先将菜种放在温水中浸泡。2、配制基质:用草灰、珍珠岩、蛭石按照2:1:1的比例配制基质。3、育苗方法:将菜种按照一穴一粒的方式放进育苗盘中。4、注意事项:注意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盘做消毒处理。
如何用育苗盘育菜苗
1、浸泡种子
用育苗盘育菜苗前,先将蔬菜种子放在5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过程中不断搅拌,等水温降至30度时再浸泡12小时,使种子露白并充分吸收水分后再播种。
2、配制基质
育菜苗之前还要配制好育苗基质,将草灰、珍珠岩、蛭石按照2:1:1的比例配制基质,然后在其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并搅拌均匀,达到手攥成团的程度,最后将基质盖上塑料膜在阳光下暴晒3-6小时。
3、育苗方法
将育苗盘清洗干净,并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入育苗盘中,保持基质与育苗盘高度一致,最后将蔬菜种子按照一穴一粒的方式放进盘中,再在上面覆盖一层蛭石即可。
4、注意事项
用育苗盘育苗菜苗时,要注意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盘做消毒处理,以免盘内过脏,影响菜苗后期的发芽率,而且育苗结束之后,需要立即用喷壶将基质中浇透水,并在育苗盘上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
扦插育苗基质如何增加营养
良性状,但要想保证它的成活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选择扦插基质。扦插基质必须选择通透性能好,不含有未腐熟的有机质、害虫和细菌的物质,常用的有河沙、蛭石、珍珠岩,松软的山土或田园土。 二、正确选择插条。插条应在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成龄树上选取,取
其母株树冠上处围发育枝。要求节间短,腋芽饱满,枝叶粗壮,无病虫害。 三、确定合理的采条时间。采条多在花木休眠期进行,以树叶刚刚脱落时最好,因此
时枝条内的养分尚未下降到根部,枝条内养分最为充分,有利于生根成活。 四、插穗处理技术。剪穗用的剪刀要消毒,刀口要锋利,目的是使插穗剪口光滑,少
受病虫危害。枝条采后,要立即进行处理,首先剪去基部无芽或梢部发育不够充实的部分,
然后再将合格的枝条由粗的一端起,按”粗条稍短,细条稍长,容易生根树种稍短,难生根
树种稍长,粘土地插穗稍短,沙土地插穗稍长”的原则,截成10-20 厘米长的插穗。 插穗的上剪口在芽上约1-1.5 厘米处平剪;下剪口斜剪,呈马蹄形。 五、催根处理。扦插前15-20 天,将插穗浸泡1-2 天,充分吸水后,成捆竖放在温床
或火坑上,保持插穗下部,湿度在 25-30 度之间,上部温度在10 度以下,进行催根处理,
当下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并有幼根微露时,即可取出扦插。 较难生根的树种,应用生长调节剂,常用的调节剂有吲哚乙酸、吲哚下酸、萘乙酸,
把它们配制成500-2000 毫克/升的溶液,浸渍插穗下端5 秒钟后扦插。 六、扦插及插后管理。插后要浇透水,扦插基质的含水量应达到50%左右,半月左右
当愈伤组织形成后,浇水量应逐渐减少,以利发根,扦插苗要求的空气湿度较大,一般在
60%以上为宜,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对插床加罩保湿,当愈伤组织及新根发生时,呼吸作用
加强。需氧较多,因此,每天应换气1-2 次,每次1-2 小时,一般苗木扦插生根温度为15-20
度,而且基质温度最好略高于气温4 度左右,这样有利于插穗愈合、生根、发芽,从而提高
苗木的扦插成活率。
育苗基质制作及使用技术
基质是无土栽培领域广泛应用的材料,常采用沙子、蛭石、石英砂、岩棉、草炭、木屑、树皮、秸秆粉、畜禽粪便等按照特定比例组合而成的作物根系培养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保肥性以及一定的酸碱缓冲能力,能够为作物根系生长提够优良的生长环境,另外,经过彻底栽培基质无病菌、无草籽、无虫卵,可有效降低作物土传病害发病率,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用量,降低种植成本。近年来基质栽培在育苗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现将育苗基质的制作及适用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一、育苗基质材料选择
基质材料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实际应用过程中多采用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制作基质,常用的基质制作材料有以下几种。
1.河沙
河沙是无土栽培中常用的原材料,它取材方便,资源丰富,受污染较少,含水量易于调节。一般选用粒径为0.1-0.3毫米的河沙,粒径过大基质透气性能优越,但水分容易流失,粒径过小透气性有所降低。河沙中含有充足的矿质元素,可补充营养液部分营养成分缺失的现象。
2.蛭石
蛭石质地较轻,容重为每立方米80-160千克,总孔隙度很大,可有效容纳基质溶液,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是无土栽培中较理想的原材料。蛭石是在高温下形成的,妥善保存的蛭石不带病原菌和虫卵,但是含有较多的钙、镁、铁等矿质成分,能为有效促进作物生长。
3.砾石
砾石指较大的砂砾,直径一般大于2毫米。砾石保水保肥能力差,所含矿质元素溶解性较低,但通气性好。
4.岩棉
岩棉是一种纤维状的矿物,质地较轻,一般容重为75-80千克/立方米,孔隙度大,透气性好,吸水性强。岩棉是经过高温处理过的,在使用新的岩棉时不必消毒,在营养膜、滴灌多层立体栽培等技术中都可以用岩棉作基质,植物无论是粗根系,还是细根系,均可在岩棉中生长良好。
5珍珠岩
珍珠岩是含硅的矿物质,是在炉体中加热到760℃形成的质轻膨松的颗粒体,一般容重为80-120千克/立方米。珍珠岩的pH值基本呈中性,阳离子代换量小。无土栽培中单独使用珍珠岩较少,多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
6.锯末
锯末,是指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粉末状木质成分。锯末质地轻,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与通透性,是有益菌生长的良好载体,经腐熟的锯末质地松软,常规种植过程中不会对作物根系造成伤害,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更能提高无土栽培的效果。
7.泥炭
泥炭又名草炭、泥炭土、黑土、泥煤,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我国东北地区储量丰富。泥炭质地细腻,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常通透性较差,易于同其它材料混合使用。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质地轻,无病害孢子和虫卵。泥炭为非可再生性资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节约。
8.树皮、秸秆粉
经过适当粉碎的树皮、秸秆粉比锯末更加松软,可有效续存液体肥料,保水保肥性能良好,透气性能极佳,与锯末具有相同的培养功能,并且原材料丰富,可再生,加工方便,在基质栽培种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
9.畜禽粪便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植物可利用的氮磷钾元素,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可持续供应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所含有益微生物持续作用,建立培养基质微生态平衡,且畜禽粪便粉碎粒径更细,整体蓬松程度适中,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原材料一起使用。
10.复合基质
由两种或几种基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因栽培蔬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配制复合基质用2-3种即可,制成的基质应是:容重相对减小,孔隙度适中,水分和空气含量较高。
二、有机质材料处理
无机材料像河沙、蛭石、岩棉、砾石等可以直接混合使用,较少采取前处理,但是,作物秸秆、锯末、畜禽粪便等生物质材料含有大量微生物可利用成分,直接制作基质时容易造成植株根系缺氧,甚至烧苗的情况,必须经过微生物发酵充分腐熟后再行使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物料准备
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锯末等(简称物料)分别进行场地晾晒,使水分含量降低到20-30%,此时物料略微潮湿,便于后期添加菌液,若物料本身含水量较高,再添加如金益生菌菌液后造成含水量过高,影响发酵质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畜禽粪便烘干机降低物料水分含量,同时起到灭杀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晾晒过程中,应对物料进行适当粉碎,减少物料中块状粪便含量,有利于提高发酵深度。
用1公斤如金益生菌原液配制10公斤益生菌激活液,厌氧发酵3天,再加590公斤水,搅拌均匀,制成600公斤如金益生菌稀释液,用于1000公斤物料发酵。
2.拌料
称取经晾晒过的牛粪520公斤、鸡粪360公斤、秸秆粉120公斤并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物料总重1000公斤。先将一部分混合好的物料平摊于1平方米的水泥地面上,厚度1-2公分左右,然后喷洒如金益生菌稀释液,完成后再铺盖一层物料,再喷洒如金益生菌稀释液,如此反复,直至所有物料均添加如金益生菌稀释液,最后充分翻堆混匀作为待发酵物料,控制水分含量在50%左右(手捏成团,松开即散)。
3.发酵
将待发酵的物料堆放到沙地或土地上(小规模生产最好不要堆放在水泥地上),做成宽1.5米,高0.6米,长度不限的发酵堆,并用塑料布进行遮盖,减少水分的蒸发,进行有氧发酵。发酵过程中堆温不断上升,2-3天后温度达到50-60℃时进行翻堆,增加通气量,并重新堆制成堆,1-2天后再次翻堆,发酵过程一般翻堆4-5次,后期用塑料布密封压实进行厌氧发酵。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时间约为1个月,夏季温度高时发酵时间可缩短到20天左右。
三、培养基质配制
根据种植规模、当地原材料种类、资金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培养基质,普通种植过程中易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材料和干净的河沙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大型种苗基地用量大,基质安全级别要求高,一般选择杂菌含量较少的珍珠岩、蛭石、岩棉等材料同其它有机材料混合使用。
所选材料力求简单易得,价格便宜,配制的培养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可持续利用性,经过简单处理还可再次循环使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培养基质具有一定的微生物负载能力,可以为有益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促进有益菌种群数量激增,调节培养基质微生态平衡。
四、基质育苗措施
1.品种选择
冬、春栽培的瓜类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夏、秋栽培的选择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2.场地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连栋温室、塑料大棚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育苗盘一般采用50孔穴盘或90孔穴盘。为降低劳动强度,本方法采用苗盘播种育苗直至幼苗移栽的方式,减少分苗的操作环节。操作中需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添加到育苗盘中,添加量为孔穴容量的4/5,剩余部分留作播种后覆盖种子用。
3.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20min,采用这种温汤浸种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
经过温汤浸种处理的种子采用如金菌激活液50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然后转入催芽盘中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应注意水分调节,可在盘中预先铺设湿毛巾平摊种子后在铺盖一层毛巾,随时查看毛巾干湿度,上层毛巾过干时,可直接喷洒如金菌激活液500倍稀释液补充水分。带有种衣的种子一般带有农药,建议直接播种。
4.播种
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先将穴盘内培养基质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进行播种,并用培养基质薄撒一层,找平穴盘表面基质。
5.苗期管理
温室育苗过程水分蒸发量较大,加之育苗盘孔穴较小,蓄水量少,极易造成水分过量蒸发,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直接喷洒如金菌激活液500倍稀释液补充水分,同时起到增加培养基质中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作用,也可结合冲施肥使用,提高培养基质的养分含量。移栽前进行适当干旱炼苗,增加幼苗抗性,提高移栽后幼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