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对象也由原来的拥地农民,变成了重点鼓励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目前,农机购置补贴额度不低,价格越贵的补的也越多。由原来三项补贴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主要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适度经营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可与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挂钩。
国家对农民有哪些补贴
国家对农民有以下补贴:1、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补贴;
2、农村秸秆利用补贴;
3、国家下发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4、农村农机购置补贴;
5、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补贴;
6、关于农业结构调整补贴;
7、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
8、奖励适度经营规模补贴。
补贴金额: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而且根据《“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20年要达到2000万。
2、农村秸秆除了作有机肥原料、作为饲料原料、压缩成燃料、作为菌类培养基等,大部分都是就地还田。各地秸秆还田补贴标准,在25元/亩左右。
3、农民熟悉的“粮食直补”经过“三项补贴整合”,现在统称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补贴对象也由原来的拥地农民,变成了重点鼓励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特别说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采取财政“一卡通”的方式直接补贴到户。
4、随着农村的人工费用将会越来越高,农机的高效、省时、便捷的优势显现出来。目前,农机购置补贴额度不低,价格越贵的补的也越多。按照农机补贴正规程序购买农机。当然,不是所有农机都补贴,每个省会从其中选取部分设置补贴,补贴额高达30%。
5、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各省发放细则和金额由各省确定实施,通常是采取“先建后补”的补贴方式。
类似于产业特色突出,发展优势明显,产业效益较好,有一定生产规模,带动作用较强的农业项目。
6、农业改革将会有5大任务,首先就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将会减少近3000万亩的种植面积。其次是推进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态养殖、种植等方面的发展。比如说建设大棚、喷滴灌设施,发展现代渔业,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
7、国家对合作社的惠农政策很多,按照惠农政策的涵盖范围及其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优惠政策、补贴类政策、专项扶持类政策。相对个人来说,合作社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在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农业合作社是农业发展抱团的一大利好办法。
8、适度经营规模补贴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南方地区一般规模超过30亩,北方地区一般规模超过50亩就可以申请,补贴额度大概在40-100元/亩。
综上所述:首先对职业农民培训进行补贴,预计投入15亿元;还有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还有奖励适度经营规模补贴,超过50亩就可以申请,一般有40-100元/亩。
【法律依据】: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促进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提高农业效益等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种植行业国家扶持标准
农业种植补贴政策根据种植、土地种类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扶持。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每亩30-230元。由原来三项补贴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主要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适度经营补贴。
2. 造林补贴,每亩100-600元。主要为:防护林补贴、石漠化综合治理补贴。
3.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政策(60-200万)。选择一些重点县作为减肥增效试点给予补贴。
4. 耕地轮作休耕补贴试点补贴政策,每亩150-1000元。主要为重金属污染区、地漏区、耕地利用率贫瘠地区。
5.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每亩20-40元。主要为大型机械深耕作业的补贴。
6. 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50-100万元)。主要补贴为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的产区。
7. 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400-600万)。主要补贴为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新型主体。
8. 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500万)。主要补贴为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的、有能力的项目主体。
9. 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20万)。
10.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每亩600元。
11. 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100-300万)。属于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的地区,并报验的项目。
12. 农作物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300-700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作物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等。
13. “粮改饲”支持政策,每亩50-200元。补贴为养殖基础好,伏晌袭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县,以青贮饲料为主。
14. 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政策,每亩1000-1500元。将全国25度以上的非基本农田耕地、严重沙漠化耕地及库区非基本农田退下来,还林还草。
以上补贴有些可以直接领取,有些必须要按申报截止日期申报项目,待批复后方可领取补贴资金。
二、未来国家支持方向
1. 集约化农业目前我国还处在以家庭为单位缺兄的小型农业生产模式当中,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盘活农村经济,今后集约型农业将会受到国家的支持。因此,在今年甚至未来5年里,规模集约型农业将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重要方向。如蔬菜种植、水果产业、茶叶产业等200亩以上的种植户,可申报“农业部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项目”,每个项目补贴50-100万元。
2. 示范化农业县市可通过一系列试点及示范型农业的开展,国家将总结试点地区经验,进而逐步向全国全面推广。那么,作为试点示范型农业来说,将优先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如:“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省级1000-2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可申报财政部的项目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补助数额:300-500万元。
3. 农村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农村在过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城里还是有很多外地的农产品购买不到,对应的农村电商跟随了时代的脚步,不在饱受地域的限制,坐在办公场所就能把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
4. 试点示范性农业示范性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农业生产过程谨码中的领头雁,当别人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示范性的农业已经开始了。而且,国家推动示范性农业的发展恰恰是利用其试点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进而再向全国大范围内推广。所以,作为试点示范性的农业,也必将受到国家的重视。当然了,不同地区试点示范性的农业所获的补贴金额与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部门。
法律依据:《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第七条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具体补贴标准、补贴依据和补贴方式等由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资金,可与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挂钩。用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可采取贷款贴息、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近几年重点用于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按照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创新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方式。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资本注入规模和节奏要根据担保业务运营情况合理确定;对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应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提供物化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不鼓励对新型经营主体实行现金直补。单户补贴要设置合理的补贴规模上限。
当前有什么农业上的种植业贴息政策
1.“四取消”,即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2.“四补贴”,即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一奖励”,即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这对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和调控措施,2004年设计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对水稻实施,2006年扩展到小麦。2008年针对价格波动情况,对一些主产区的玉米、大豆、油菜籽采取了临时收储措施,确保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重粮积极性。5.采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开展农村水路电气(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和农村沼气)建设。6.农村社会事业促进政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