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易发芽,故其营养繁殖能力较强。三农问题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致富的问题。大田还要开好主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良好。
三农种植致富技术
三农致富种植技术
1、前期投入成本要大一些,还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要有适合的土壤,要有适合的气候特点才行,所以不要盲目地投入种植,要经过精心的考察和研究以后,投入种植精心管理。
2、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增加,对禽畜肉质要求随之增加,开发新型加工饲料,能够保证禽畜肉质,黄粉虫、蚓粉、白蚂蚁、蝇组粉、血组虫、血肾粉、啤酒渣等富含蛋白质,可替代精饲料。
3、育种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它的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产生,也可以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出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
4、1985年起,引进上海市嘉定县先进技术,把原来泥土栽培改为河泥栽培农村种植1998年,发展大田高棚蘑菇高温蘑菇全镇种植蘑菇面积达400万平方尺。截至2007年底,全镇农村种植面积2200多万平方尺,农村种植总产量达到2000多万。
5、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想要赚的多就要提高产量,提高产量就需要技术,科技技术深入到农村并没有广泛推广主要和一些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关系,而农村希望有技术,他们不怕花钱,宁愿花钱学到可以赚钱的技术。
6、山药以块根入药,性味甘平,有补脾肺强精气之功效,利用旱坡梯带山脚种植山药,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山药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易发芽,故其营养繁殖能力较强。
7、三农产业链全面的发展,一定要不断资金投入,维持发展趋势均衡,要飞速发展,有着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业化、高新科技化、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等从业种植。
8、农户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首先,应确保水稻品种具备较高的抗病毒能力,其次,应综合考量水稻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情况、种植技术水平以及土壤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进行栽种,最后,应尽量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搭配种植。
9、生地的学名为生地黄,又被称作野地黄,它是属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10、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农业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农民的数量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所以把三农问题处理好是决策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致富的问题。
11、农业种植技术有五种,分别是无土种植、立柱式种植、墙体种植、生态餐厅和设施农业技术,种植技术即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12、农业新技术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于2002年8月由北京农业科学更名而来,从学术性刊物转变为技术性刊物,直接面向“三农”,成为以应用为主的传播先进生产力的媒介该刊立足北方地区,面向全国。
13、金秋砂糖桔的种植前景显而易见,选择适合自己的当地的柑桔品种,不要随大流听别人说哪个品种好就选哪个,这是大忌,种植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温气候、温差来选柑橘,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较强,各种类型的士壤上都能生长。
14、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不缺少赚钱的生意,就看你有没有赚钱的眼光和思维,单纯在最基本的种植和养殖业方面赚的盆满钵满的就大有人在,就看你的心在没在三农产业上,就看你具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15、种植西红柿需要深翻整地,保证深耕的深度在20厘米左右,然后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定植前覆盖棚膜,做好士壤的杀虫工作,然后在大棚的放风口铺设防虫网,将准备好的西红柿种子均匀撒施到地块中,并覆盖一层细土,浇适量的水。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作物种植技术如下:科学选种技术、提高耕地管理水平、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技术的应用、注重病虫害防治。
1、科学选种技术
选中属于农作物栽培的首要环节,品种质量影响农作物整体的生长情况与产量。选种时,要避免采用存在病害的种子,防止影响后续的栽培管理。般情况下,通过浮力法的方式,能够对种子的质量进行初步判断。
2、提高耕地管理水平
随着农作物生长阶段的不同,耕地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对土地管理、播种管理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在完成播种、移植前,要对土地进行翻耕、镇压以及起垄等,以使种植环境达到高的要求。
3、水肥一体化技术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水分与肥料等方面的需求也不同。在农作物栽培与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土地肥力与浇灌比例,使农作物不同阶段的生长养分能够得到较好保障。
4、栽培技术的应用
栽培技术因素是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众多因素之栽培技术能够为农作物高产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从而使农作物栽培实现精细化与科学化。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种植技术科研工作中,根据农作物种类与地区性因素的不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具有专门的配套措施。
5、注重病虫害防治
种植期间,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叶枯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常见的农作物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蚜等。种植者应积极采取防病害措施,减少药物的数量,避免周围环境污染,避免过多化学性药剂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稻草覆盖种植秋洋芋技术?
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复杂,操作简单易行。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包含了最新的农业科学成就,它综合运用了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栽培学、生态学等现代农业科学新成就,并将这些新成就化繁为简,使其易懂好学,是一项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生态保护、省工节劳于一体的能够连续免耕的新型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节约用水、培肥地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省工节劳五大突出功能,对于促进全县秋季粮油结构调整、提高冬水田、冬闲田利用率、改良培肥稻田土壤、用科技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农忙季节劳力紧缺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洋芋的结薯位置,是在稻田厢面表层土壤和覆盖稻草之间,它解决了过去常规窝播雍土种植法、洋芋薯块充实膨大、受周围土壤制约的弊病,创造了良好的结薯环境,因而种植出的洋芋产量高、鲜薯带泥少,外观光滑无破损,鲜薯销售的商品性和卖相好,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此外,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不需要翻挖细欠稻田、不需要打窝雍土,不需要翻挖土壤收获洋芋,群众形容收洋芋就像捡鸡蛋一样方便,便于收获,具有节省生产用工成本(每亩比常规种植法节省生产用工4个左右)、劳动强度较小,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因此农民接受起来容易,种植的积极性也高。忠县于2004年首次引进并试验示范推广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当年就获得成功。2004~2005年,继续在官坝、三汇、白石、任家、望水等乡镇,示范推广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1.35万亩,总产鲜洋芋1.08万吨,平均亩产799.1公斤,比常规栽培秋洋芋平均新增亩产269.3公斤,平均每亩新增鲜薯产值269.3元,每亩节省生产用工成本80元,每亩新增纯收益249.3元,效益十分显著。
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比较简单,操作也不复杂,易懂好学,核心技术是“选用良种、适期早播、平衡施肥、适度密植、病虫综防”,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八项关键技术:
一、规范整田一般在水稻收获前5~7天排水露田,水稻收获后齐坭割去稻桩并带出田外晒干。同时开沟作厢,一般7尺开厢,厢宽6尺,沟宽1尺,沟深1尺,四周理好1尺深的围沟。大田还要开好主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良好。理出的沟泥放于厢面然后铲铺均匀。长期保持厢沟格局,实行“中稻/秋洋芋/油菜或秋菜”稻田连续免耕保护性栽培。
二、推广良种秋洋芋生产时间短,生产上要选择抗逆性强、休眠期短、结薯早的早熟抗病的脱毒洋芋如鄂薯3号、川芋5号或利川、石柱等高山产的良种作种薯,一般亩用种量150公斤。这几个品种出苗后60~80天就可以收获。
三、种薯处理如果用未解除休眠期的种薯作秋洋芋种,将会有大量的种薯不能正常发芽出苗,烂种现象严重,秋洋芋的基本窝、基本苗得不到保证,产量不高。因此秋洋芋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催芽处理,打破休眠期,确保秋洋芋发芽快、出苗齐。秋洋芋播种,以采用25克左右的小整薯播种为好。如用大薯作种薯,应在发芽前切块、浸种、催芽。
切块:就是在播种前7~10天,选无病伤、重50-100克的单薯做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向切成3~4块,每块保留芽眼1~2个。
浸种:就是用“920”浸种打破休眠期,方法是:整薯浸种用10~20ppm(ppm:百万分之一)的“920”浸种30分钟,切块浸种用1ppm的“920”浸种5~10分钟。
催芽:在室内铺垫一层湿润稻草,将“920”浸好的种薯放在稻草上,再盖上一层湿润稻草。当芽长至2~3分长时,就可以播到大田里。或选阴凉的室内进行催芽,底层垫河沙1~2寸,然后放一层洋芋,盖一层河沙,放完为止,外面盖河沙1~2寸,6~7天后,芽长到2~3分长时,取出种薯炼芽一天左右播种。河沙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为宜。
四、适时早播洋芋属喜欢凉爽气候的作物,播种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降到25℃以下为宜。对我县多年秋季气候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我县秋洋芋适宜播种期是:海拔400~600米地区为9月10~15日播种,400米以下地区为9月15~20日播种。
五、施足底肥秋洋芋生育期短,覆盖稻草后追肥困难,因此要施足底肥。一般播种前亩用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或洋芋专用复合肥50公斤加尿素5~10公斤,在两行秋洋芋中间拉线施肥,特别提醒的是,洋芋是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化钾的复合肥。秋洋芋盛花期还要用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10天。
六、合理密植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播种时不需打窝。秋洋芋净作,播种时按行距1尺、退窝6~7寸左右的规格将选好的种薯放在厢面表土上,使种薯与土壤紧密接触,亩播8000窝左右。秋洋芋套作油菜或秋菜,采取宽窄行种植,秋洋芋宽行1.8尺,窄行6寸,窝距7寸,每亩播种7000窝左右。10月上、中旬在秋洋芋宽行中间免耕撬窝栽2行(行距6寸)油菜。
七、稻草覆盖秋洋芋播种施肥后,立即亩用2.5~3亩田的稻草,按稻草与厢沟垂直、草尖对草尖的方法均匀覆盖整个厢面,盖草厚度3~4寸,防止阳光照射种薯。
八、防治病虫秋洋芋病虫以晚疫病和蚜虫为主。蚜虫发生初期用2.5%的溴氰菊脂加水2500倍喷雾防治。秋洋芋生长中后期,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敌克松800倍防治青枯病,选用75%施得乐可湿性粉剂亩用50至70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兑水40至50公斤连续喷雾1至2次,防治秋洋芋晚疫病。(重庆市农业局)
文章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 日期: 200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