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畜禽产品肉类产量统计情况来看,2018-2022年,中国畜禽产品肉类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来看,农村居民对猪肉和禽肉的人均消费量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则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见,未来几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肉类自给率提升,将拉动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养殖行业怎么样
养殖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村养殖为农村地区和城市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农村产出的肉类、蛋类、奶制品、水产品等满足了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此外,养殖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饲养员、兽医、销售人员等。这有助于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养殖业产品如肉类、奶制品、丝绸等可以出口到国际市场,为农村带来外汇收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不断扩大,为养殖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养殖业有助于多元化农村经济,减轻了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提高了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养殖获得额外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农村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经济机会。通过科学管理、品种改良、疾病控制、环保养殖、市场营销、技术培训和合作社合作等关键措施,农村养殖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种类
1、家禽养殖:家禽养殖包括鸡、鸭、鹅、鸽子等禽类。这些家禽在农村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提供了肉类和蛋类供应,还可以用于肥料和害虫控制。鸡蛋、鸡肉、鸭蛋和鸭肉是农村食品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家禽的排泄物可以用于制造有机肥料,促进农田生产。
2、畜牧养殖:畜牧养殖包括牛、羊、猪等家畜的饲养。这些家畜提供了肉类、奶制品、皮革等多种农产品。牛奶、羊肉和猪肉是农村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食材。此外,牛、马和水牛还被用于农田耕作,提高了农田的生产力。
3、渔业养殖:池塘、湖泊和水库中的鱼类养殖越来越受欢迎。各种淡水和海水鱼类的养殖提供了高蛋白质食材。鲤鱼、鲫鱼、虹鳟、大闸蟹等水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额外的食品来源。此外,渔业养殖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也具有积极作用。
4、养蚕和桑蚕养殖:养蚕业是丝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蚕和种植桑树为农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丝绸是传统的纺织品原料,它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桑叶和蚕丝的产出不仅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需求,还可以销售到市场上。
5、兔养殖:兔肉在一些地区是重要的食品资源。兔子生长迅速,容易饲养,因此养殖具有较高的效益。兔肉是低脂肪、高蛋白质的优质食品,备受消费者喜爱。兔毛也可以用于制作毛织品,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圣农发展(002299)、益生股份(002458)、正邦科技(002157)、罗牛山(000735)、仙坛股份(002746)、民和股份(002234)、新五丰(600975)等
本文核心数据:畜禽肉类产量;畜禽肉类存量;畜禽肉类消费量
行业发展概况
——定义:行业特性明显
畜禽养殖业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禽、畜肉产品、蛋、奶、羊毛、羊绒等畜禽产品的生产部门。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禽养殖行业具有显著的行业特性,分别是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畜禽动物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同时畜禽养殖业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季节性。根据禽畜动物的生理特性,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引进、繁育子代,年底子代即成长完全可进入流通市场。此外,禽畜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畜禽养殖行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区域性,不同区域所经营的品种存在差异。
——产业链剖析
畜禽养殖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玉米、豆粕以及工业饲料等畜禽养殖所必须的饲料行业,以及畜禽苗种和疫苗等,上游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对畜禽养殖产生较大影响。
畜禽养殖行业下游产业主要通过对畜禽进行屠宰和产品加工之后,使用冷链将产品运输至终端消费场所。其中以畜禽屠宰及加工为主的肉制品行业和以冷链物流为主的肉制品运输行业在下游行业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畜禽养殖行业的上游为饲料生产、疫苗、禽苗种等,代表企业有海大集团、新希望、生物股份、中牧股份等;中游为畜禽养殖行业,代表企业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等;下游主要为屠宰、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和批发销售等,有双汇发展、雨润食品、龙大食品等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快速恢复阶段、产量扩充阶段、转型发展阶段、生态健康养殖阶段。目前,畜禽养殖业发展呈现出健康养殖和环境友好型养殖的特征;发展目标由侧重数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并且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生产模式由分散经营转变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养殖方式由耗粮型为主转向发展节粮型养殖;监督管理由以堵为主转向疏堵结合;畜牧业生产经营呈现出知识密集、资本集约、绿色生产、优质高效的特征,尤其注重对生态养殖布局的调整和畜禽污染的整治。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猪和羊年末存量较多
从牛、猪、羊年底只数统计情况来看,我国猪和羊年底存量相对较多,牛的年底数量维持在10000万头一下,2021年,牛的年底数量有9817.2万头,为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猪在2021年底有44922.4万头,羊有31969.3万头,均较上年末数量有一定增长。
从中国畜禽产品肉类产量统计情况来看,2018-2022年,中国畜禽产品肉类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22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18万吨,增长3.0%;羊肉产量525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
——需求:猪肉和禽肉消费量更高
从我国居民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来看,我国畜禽产品消费主要为猪肉和禽肉,人均消费量大于牛羊肉消费量。2021年,猪肉人均消费量为25.2千克,禽肉为12.3千克,牛肉和羊肉分别为2.5千克和1.4千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未来我国牛羊肉消费量将呈增长趋势,肉类消费结构更加平衡。
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来看,猪肉和禽肉依旧是消费量最高的两种肉类,而较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城镇居民在牛羊肉的消费量更高,且牛肉的人均消费量高出水平更为明显。
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来看,农村居民对猪肉和禽肉的人均消费量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则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因此消费更倾向于价格相对更低的猪肉和禽肉。
行业前景和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畜禽肉类消费量逐渐增加,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必将进一步加快对畜禽肉制品的消费,从而拉动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发展。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粗放式散户将淘汰出局,规模企业将大幅提升畜禽肉制品供给占比,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由此可见,未来几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肉类自给率提升,将拉动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区别
养殖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养殖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 (1)它的扩大再生产同各类畜禽内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关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结构,对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只有不断解决好饲料问题,才能加快养殖业发展。 (3)养殖业的商品性很高,而产品又不便于运输而且易于腐坏。因此,要求收购、加工、贮藏、运输等方面密切配合。 (4)养殖业对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较大的适应性,即可以放牧,又可以舍饲。 畜牧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故搞好畜牧业生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物资,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畜牧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⑥增加农民收入。 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养殖业前景赚钱吗?
养殖业前景什么最赚钱来源: http:///tzyzy/218/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返乡的农民或许又重新燃起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对于农民来说,最拿手的还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那在2010年,养殖业前景如何?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呢?2010年到2012年养殖业会迎来一个上涨的趋势。据有关专家分析,2010年国内,传统的猪、牛、驴、羊等几种畜禽的养殖将继续看好。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猪的养殖
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猪肉需求量年年看涨。前段时间虽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猪价下跌,但至少还是平稳的。虽然后来又受"猪流感"阴影的影响,但现
在情况已经稳定,猪肉的刚性需求不会大幅度下跌,猪肉市场稳定。受养猪效益的驱动和国家对生猪生产政策扶持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养猪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
长。但可繁母猪数量不足,仔猪和饲料价格昂贵,还有疫情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生猪养殖的发展。所以预计,今后两年内生猪市场不会供过于求,猪价仍会高过成本
价,维持在一定水平。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肉牛养殖
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也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牛肉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中国肉牛在世界
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我国高档的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市场潜力大。不过肉牛饲养成本的上升、肉牛繁殖周期长等原
因,使之存在一定风险。但近年来,农户养牛规模有所下降,但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仍然持续看好。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驴的养殖
驴全身都是宝,开发利用价值大,驴皮、驴肉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和蛋白营养,近年驴产品不断开发成功,农业部已将商品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列入2010年扶植
发展项目。未来养驴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优势是:驴肉细嫩味美,营养高,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市场价格高。养驴成本低,易繁殖,好管理;
投入少,见效快。驴皮是加工中成药阿胶的主要原料,售价高,药厂大量收购,供不应求。缺点是:目前驴肉市场缺乏消费主流,作为企业原材料的驴皮必需与加工
企业挂钩,养驴需以"农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确保获得更多的利润。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羊的养殖
近几年来,羊肉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羊绒、羊毛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羊的养殖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从肉羊养殖前景来说,1、羊肉成为一种理想、安全的肉
类替代品,羊肉的消费量和出口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羊肉价格稳定,市场平稳。从近10年的养殖市场分析看,猪、鸡等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经常大起大落,
而羊的销路看好。由于肉羊繁殖相对缓慢,数量的增加与市场需求增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之成为广大农民投资小,效益稳的养殖项目。3、羊肉产量的下降,消
费量的增加,导致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小龙虾养殖
淡水小龙虾,又称克氏螯虾、龙虾、小龙虾、大红虾。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
嫩,营养丰富,脂肪含量较低,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小龙虾养殖与加工逐步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民增收创效的亮
点产业。本刊特组织相关稿件,给欲致力于发展小龙虾养殖生产项目的读者和农民朋友以借鉴和参考。
我国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区,也是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国。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捞,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养殖迅猛发展。小龙虾成为我国渔业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特种养殖业
地鳖虫前几年发展较快但应用有限,药材部门库存较多,过多发展将导致市场滞销。
蜗牛系高蛋白食品,价格较高,国内大部分地区无食用习惯,销售主要靠出口,未落实销路不要盲目养殖。
福寿螺国内市场不太景气,饲养效率低。
肉用鹌鹑主要靠外贸部门出口。国际市场变化频繁,价格波动大,大量养殖需要谨慎。
蚯蚓目前主要做畜、禽、鱼饲料,其它用途尚待进一步开发,不可盲目养殖。
豚鼠其用途没有广告说的那么广泛,除小量用做医学试验动物外,大多数只能做肉食上餐桌。
玩赏狗国际市场对其要求极高,一般品种难以出口。
蚂蚁虽是保健品、医药的原料,但收购单位极少,市场需求量不大,应落实收购单位后再养殖。
小白鼠医药和科研单位有需求,但这类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养殖基地。
值得推荐的特养水产品种
青虾主攻单产求高效。当前市场上青虾需求量大,价格高,行情看好。由于野生虾越来越少,人工养殖潜力巨大,但采取鱼虾混养的方法产量极低,如果大胆实行青虾单独精养,可以大大提高收益。
螃蟹提高规格是关键。与青虾的情况刚好相反,螃蟹在总量上已经过剩。小规格的螃蟹因供过于求,价跌难卖;大螃蟹因物以稀为贵,货紧价扬。因此多养殖不如养大蟹,在养殖策略上要改变过去主要追求产量的做法,主攻单个200克以上的大规格螃蟹。
甲鱼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甲鱼以温室工厂化养殖为主,其营养价值不如野生甲鱼,不太受消费者欢迎,而在池塘里养殖的半野生甲鱼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相当于工厂养殖甲鱼的两倍,且成本较低。
虽然还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是否这类养殖就一定存在问题,但在养殖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投入品(饲料、疫苗、兽药等)应该得到严格控制”已被很多人认识到。目前,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众多问题中,农户技术知识的匮乏和相关环节的监管是最迫切的问题。在采访中,很多农户向记者表示养殖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