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肉质根称为“下盘根”,数量多,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中,具有强大的吸收水分能力。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也称为“不定根”,发生较迟,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用,亦作药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
百合花的根、茎、叶是什么样的啊??
百合花的根,茎,叶,花分别如下:
一、百合花
二、百合叶
三、百合花的根、茎(也就是百合的果):
百合花主要用来观赏,尤以荷兰及日本输出的切花品种居多。百合花的球根也就是百合的果实茎含丰富淀粉质,可作为蔬菜食用,在中国,食用百合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润肺,清火 ,安神的功效,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外表纯洁,气质高雅的百合花,一直以来都深受着世界各国的人民喜爱,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够看到百合花的身影,有送婚新婚的人恋人,有送慈祥,温婉的长辈和父母,有送女友,送朋友同事等等。
百合花的根、茎、叶、花各长什么样子?
1. 百合花的花:百合花的花通常为漏斗形,颜色以白色为主,也有其他颜色的品种。花朵单生于茎顶,具有浓郁的香气,花期在夏季。2. 百合叶的叶:百合的叶子互生,无柄,呈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叶片绿色,有的品种叶子上会有紫色斑点。
3. 百合花的根、鳞茎:百合的根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数量多,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中,具有强大的吸收水分能力。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也称为“不定根”,发生较迟,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4. 珠芽:有些百合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新的百合植株。
扩展资料: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别称强蜀、番韭、山丹、倒仙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用,亦作药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种子多数,卵形,扁平。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
参考资料:百合 (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度百科
百合的鳞片在哪
百合的鳞片就是球一样的鳞茎外面看到的,白色或砖红色或绿色的的一片片的东西在图片中上面的白色和绿色的球就是 鳞茎,又片状鳞叶组成。下面是多年生的根,鳞叶是变态的叶片,鳞叶和根之间是鳞茎盘,即真正的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