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换使用多种针对性药物,以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在针对性药剂中添加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栽培技术
种植栽培技术有土壤调理技术、灌溉技术、种植技术等。
1、土壤调理技术
土壤调理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使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生长。具体做法包括施用有机肥、兼施有机肥与化肥、深翻、轻翻、中耕等。
2、灌溉技术
作物需要水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常用的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水坝、山塘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是指通过调整作物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等。常用的种植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块、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密植等等。
种植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向:
1、优化农作物栽植结构
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应该在稳定粮食栽植面积的基础之上,结合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面向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燃料作物以及糖料作物、牧草种植的面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能够实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作物的栽植,使得栽植结构得以优化。
2、突出区域发展的优势
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不能“一刀切”,要真正实现区域化和差异性,即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等来制定农作物栽植计划,尽可能发挥地域优势,扬长补短。
3、生产的规模化
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要将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生产作为目标,通过培养栽植大户,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组织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在让农民平等自愿参与的基础之上增加土地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4、生产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指标,新时期要采用工业化的安全经营方式来管理农作物的生产,做到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明确和技术到位,尽可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标准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
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有五种。分别是无土种植、立柱式种植、墙体种植、生态餐厅和设施农业技术。种植技术即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中国种植业历史悠久,中国农业中种植业的比重较大,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种植业的稳定发展,带动了畜牧业、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庄稼的科学种植?????????
庄稼品种多了,你问的是那个?给你玉米和花生的技术。玉米播种季节来临时,为提高播种质量,为后期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选好品种:科学选择好种植品种,种子是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气候特点选择好种植品种。如地力肥沃及高水肥地块可选择丰产性突出的浚单22、秀青73-1、蠡玉35等品种,种植密度控制在 3800~4500株;旱薄地及中低肥力地块和盐碱地宜选择适应性广的郑单958、高优一号等品种,种植密度掌握在4300~4800株。
二、种子处理:
1、选种: 将秕粒、破碎粒、蛀粒、病粒、杂粒、草子等去除,同时将种子分成大、中、小不同等级播种。
2、哂种: 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经常翻动,使之受热均匀。连续晒种2—3天。
3、浸种:
⑴凉水浸种:将种子浸入清水中12—24小时,时间不易过长,以防种子内营养物外流。
⑵温汤浸种:一般用“两开一凉”的温水,温度55—57℃,浸泡种子6—10小时。
⑶磷酸二氢钾浸种: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含磷、钾的速效性复合肥。用300—500倍液,浸种8—10小时,能使幼苗叶色加深,苗壮根旺,抗逆性强,在地力较差的地块尤为明显。
4、药剂拌种: 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用杀虫剂+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种,防病虫害,提高发芽率。
三、适时足墒下种:
旱地,遇雨趁墒抢种;水浇地,先行播种,再浇水。
四、掌握好播种深度和播量:
播种深度以4—5厘米为宜,每穴播种量2—3粒。
五、合理密植:
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种植密度应接近品种介绍上适宜种植密度的上限(即不能超过最大密度),30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应略高于下限(即不低于最低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
花生 选地整地:土壤条件对花生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认为:良好的花生田,土壤必须具备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较高等基本条件。深耕和增施有机肥深耕可加深活土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为花生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播种:首先用新高脂膜拌衣剂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害,隔离病毒感染。然后适时下种。
科学施肥:花生耐瘠能力较强,施用少量肥料可获得相当产量。但靠剥削地理的生产是不对的。各地高产经验证明,要迅速提高单产,增施肥料,科学施肥是基本措施之一。1幼苗期施促花王3号能把植物营养生长机能转化成生殖机能,抑制主梢狂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防落果,促发育等方面多有良好的效果。2开花结荚期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
中耕赔土:通过中耕疏松表土除净杂草,并进行小培土,可缩短果针和表面的距离,为下针和结荚创造松软的土壤条件,以提高结荚率和饱果率。
病虫害管理:花生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花生主要的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轮换使用多种针对性药物,以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在针对性药剂中添加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有机蔬菜种植方法
有机种植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也不采用基因工程和离子辐射技术,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农作、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来培肥土壤、防治病虫害,以获得安全的生物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常规比较编辑
在许多情况下,在开始转换之初可能会出现减产,特别是原来严重依赖化肥与农药的地区。但是,在那些原来对农药、化肥使用较少的地区,有机种植就可能不会减产,相反,还可能增产;以下是有机与常规农业比较后得出的优点:
1、有机农业通过轮作、间作和各样种植,农业生产系统的多样性得到改善;
2、有机农业通过利用作物秸秆还田(或制作堆肥以后还田),促进了农田养分循环;
3、有机农业较好地利用了周围生态系统的有机物质;
4、有机农业主张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改善了养分的管理水平。
肥料种类编辑
在有机种植生产中,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1,按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要求,经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的农家肥,如堆肥、厩肥、沼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
2,矿物质肥,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天然物质。
3,生物菌肥,如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绿肥,如草木樨、紫云英、紫花苜蓿等;草木灰等;腐熟的蘑菇培养废料和蚯蚓培养基质;
4,叶面施用的肥料有腐殖酸肥、微生物菌肥及其他生物叶面专用肥等。
注意:有机蔬菜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有机蔬菜种植应限制使用人粪尿。
有机防治产品编辑
1、微生物来源 真菌、细菌、病毒等制剂 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等
2、植物和动物来源 印楝素、天然除虫菊、苦楝碱、鱼藤酮、蜂胶等
3、矿物质来源 矿物油、铜制剂、波尔多液、硅酸盐、石灰、硫磺等。
4、其他 乙醇、苏打、软皂、二氧化碳等[1] 。
杂草控制编辑
在有机农业的生产理念中,杂草除了有危害的一面,还有可以利用的一面,比如保护土壤,显示生产环境的变化,休闲土地并且可以成为绿肥,同时可以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天敌的栖息地。 有机农业中采用非化学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消除杂草种子的传播。
具体技术有以下几种:
1.清除杂草种子,有机肥要腐熟,种子要纯净
2.先促进田地的杂草生长,然后翻耕田地,再进行播种
3.采用田间覆盖,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4.提前直播,使作物早于杂草生长,加大生产密度以减少杂草的生长空间
5.适时人工锄草
6.田间实行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抑制某种杂草成为优势杂草
7.放养一些食草生物,进行生物防治
8.采用天然的生物性的除草剂,防治杂草
9.建立隔离带,防止生产区外的杂草种子的传播,尤其是放牧和引进的有机肥是杂草传播的重要途径
有机蔬菜的种植是一种环保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种植方式,它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但这并不是回归到古老的传统种植体系。而是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集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知识等一系列农业科学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方式。其种植技术有三个要点:
产地环境选择
产地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因子。首先,基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符合GB3095质量标准;其次,有机地块排灌系统与常规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灌溉水质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第三,土壤耕性良好。36个月内未使用违禁物质,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新开荒地要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常规蔬菜种植向有机蔬菜种植需2a以上转换期。
施肥技术
施肥的意义在于培育健康肥沃的土壤,为下茬蔬菜收获向土壤归还被取走的养分,为蔬菜的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种类
适合种植有机蔬菜的肥料种类有:有机肥、堆肥、沤肥、绿肥、矿物源肥料,以及一些厂家生产的允许在有机蔬菜上施用的纯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这些肥料在施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于有机肥堆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须来自于自然界,而不是基因工程产物;自制有机肥要经过彻底腐熟;堆肥和沤肥必须通过发酵杀灭其中的寄生虫卵和各种病原菌;沼气肥制取时要严格密闭,且有适量水分,发酵最适温为25~40℃,碳氮比调节在30~40;沼渣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作农肥:种植绿肥要注意在其鲜嫩时通过耕地切碎并翻入土壤,并在其中进行腐熟分解,或者通过堆肥的方式制肥;矿物源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表1中的限制,施用时要避免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存在的拮抗关系。
2、施用技术
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科学施肥,盲目施用有机肥同样可导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危害。例如,在地蛆发生严重地区,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可加重地蛆危害;鸡粪养分含量高,尿酸多,施用量不宜超过3kg/m2,否则,会引起烧苗;堆肥的施用量一般为15~30t;沤肥的施用量为2.3x104kg/hm2;豆科绿肥作物按鲜植物体3 375kg/hm2计算,则含有机质225kg,氮素67.5~135kg/hm2,固氮量45~90kg/hm2,相当于225~450kg/hm2硫酸铵。一般可根据肥料养分含量与释放比例、蔬菜营养需求和产出确定施肥量。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的防治是有机蔬菜种植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想摆脱长期以来对化学合成农药的依赖,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来预防和防治各种病虫害。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利用植物本身抗性和栽培措施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措施有:、
(1)选用抗性强、最好是兼抗多种病虫害,并适合当地消费者习惯和种植条件的品种;但不能使用任何转基因蔬菜品种。
(2)使用嫁接、轮作、间作技术,打乱病原菌和虫卵的生活规律,提高蔬菜自身抵抗力。例如:嫁接换根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水旱轮作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青椒或番茄套种玉米可以防治蚜虫;普通蔬菜和有特殊气味的蔬菜间作,可驱避一些害虫等。
(3)深耕松土,冬天翻土杀死越冬害虫。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夏季高温期间进行灌水,然后在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
2、物理防治
(1)利用遮阳网、防虫网对蔬菜进行浮面覆盖,组织多种害虫的侵入和产卵;
(2)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色纸等;
(3)育苗时在苗床上方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可避蚜:
(4)在温室悬挂黄色粘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潜斑蝇、有翅蚜:
(5)在农事活动时,可人工摘除斜纹夜蛾等卵块,用水冲刷等。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在农事活动中,注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引进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有塔六点蓟马、小花蝽、小黑隐翅甲、中华草蛉、大草蛉、瓢虫和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茧蜂、土蜂、线虫、平腹小蜂等。另外还可以用苏云金杆菌各种多角体病毒防治病虫害。
4、药物防治
必要时,可协调利用药物防治。可以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
结论
(1)从原料来源和制备方法看。氨基酸营养液无毒无害无污染;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原料资源丰富,同时还能解决因动、植物残体堆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2)氨基酸营养液应用在不同蔬菜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经济实用的新型液体生物肥料。
(3)以上数据仅是在有限蔬菜品种上的应用试验结果。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对氨基酸营养液在不同种类品种蔬菜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在减少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用量,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方面进行试验调查,以开发其增产以外的其他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