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确立了阶元系统,林奈把自然界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在动植物界下,又设有纲、目、属、种四个级别,从而确立了分类的阶元系统。林奈在1753年印行的《植物种志》和1758年第10版《自然系统》中首次将阶元系统应用于植物和动物。他还把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并沿用至今。由于林奈的进化观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公认,因而对分类学影响不大。
有大神能今晚帮我把这些植物分为多少种科属种等等信息给我吗!急求
告诉你一个好分的方法,植物名的第一个拉丁词就是它的属名。由属名就很好找到科名、目名、纲名。如下图:前面的单词Cymbidium就是属名,兰科、兰属,后面的是种名。
下图都是菊科、蒿属的四种植物
植物检索表
棉花: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锦葵科,棉属;花:单生花序葱莲: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石蒜科,葱莲属;顶生花序
韭菜: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葱属;花:锥型总苞包被的伞形花序
小麦: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小麦属;花:穗状花序
紫藤: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豆科;紫藤属;花:总状花序
菊芋: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向日葵属;花:头状花序
注:我们平常说的棉花是果子成熟时裂开翻出的果子内部的纤维,不是指其花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种类的重要工具资料之一,因为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帮助我们初步确定某一植物的科、属、种名。植物志、植物手册等书籍中均有植物的分科,分属及分种检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采用二歧归类方法编制而成。即选择某些植物与另一些植物的主要区别特征编列成相对的项号,然后又分别在所属项下再选择主要的区别特征,再编列成相对应的项号,如此类推编项直到一定的分类等级。
查用检索表时,根据标木的特征与检索表上所记载的特征进行比较,如标本特征与记载相符合,则按项号逐次查阅,如其特征与检索表记载的某项号内容不符。则应查阅与该项相对应的一项,如此继续查对,便可检索出该标本的分类等级名称。
使用检索表时,首先应全面观察标本,然后才进行查阅检索表,当查阅到某一分类等级名称时,必须将标本特征与该分类等级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核对,若两者相符合,则表示所查阅的结果是准确的。
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
(一)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和叶及假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和根。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二)平行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根、茎和叶………………………………………………………………………5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三)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两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如下列中的1.(6)和6.(1),排列按1.2.
3······的顺序。查阅时,若其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1时就查相对比的项号6,如此类推,直到查明其分类等级。如:
1.(6)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独立生活…………………………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6.(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门
8.(7)植物体有根、茎和叶
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10.(9)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怎么区分植物的种、属、科、目、纲、门、界?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类,给以名称。汉初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虫包括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鱼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级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鸟是鸟类;兽是哺乳动物。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动物分类,四类名称的产生时期看来不晚于西周。这个分类,和林奈的六纲系统比较,只少了两栖和蠕虫两个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采取性状对比的方法区分物类,如把热血动物归为一类,以与冷血动物相区别。他把动物按构造的完善程度依次排列,给人以自然阶梯的概念。
17世纪末,英国植物学者雷曾把当时所知的植物种类,作了属和种的描述,所著《植物研究的新方法》是林奈以前的一本最全面的植物分类总结,雷还提出“杂交不育”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林奈为分类学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建立了双名制,每一物种都给以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化名词所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第二是确立了阶元系统,林奈把自然界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在动植物界下,又设有纲、目、属、种四个级别,从而确立了分类的阶元系统。
每一物种都隶属于一定的分类系统,占有一定的分类地位,可以按阶元查对检索。林奈在1753年印行的《植物种志》和1758年第10版《自然系统》中首次将阶元系统应用于植物和动物。这两部经典著作,标志着近代分类学的诞生。
林奈相信物种不变,他的《自然系统》没有亲缘概念,其中六个动物纲是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昆虫、蠕虫的顺序排列的。拉马克把这个颠倒了的系统拨正过来,从低级到高级列成进化系统。他还把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并沿用至今。
由于林奈的进化观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公认,因而对分类学影响不大。直到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以后,进化思想才在分类学中得到贯彻,明确了分类研究在于探索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分类系统成为生物系谱——系统分类学由此诞生。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内容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