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至3叶期控温在20至22℃,此期间可多设通风口大通风炼苗,防止高温徒长,如遇连续低温过后的晴好天气,要提早通风,防止立枯病发生。建议采取苗后除草,防止药害发生,即在水稻1.5至2.5叶期,稗草2至3叶期处理,药剂可选用千金加排草丹等。目前热水加温未普及,只限于大型玻璃温室、连片集中的温室群使用。
水稻育苗大棚里面全是水怎么办?
水稻育苗大棚里面全是水,要赶紧排水。
水稻苗床管理技术要点
一、温度管理
播后至出苗,密封保温,此期间控温在28至32℃,一般不可高于32℃,否则应适当通风,见绿80%时,应及时撤去覆盖的地膜。
1至2叶期控温在22至25℃,最低不得低于10℃,最高不得高于28℃,并根据苗情进行适当的通风,以利于炼苗控长,晴好天气选择8点至15点,打开棚头和通风口处,逐步增加通风程度;如遇冻害,可在早晨提早通风,缓解冻叶枯萎症状。
2至3叶期控温在20至22℃,此期间可多设通风口大通风炼苗,防止高温徒长,如遇连续低温过后的晴好天气,要提早通风,防止立枯病发生。
二、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原则上“宁干勿湿”,秧苗2叶期前一般不浇水,见湿即可,不干不浇,可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水稻苗根系的健康发育;苗床有积水要及时晾床,2叶期后如遇水稻苗床发白、早晚叶尖无吐水、午时高温心叶卷曲这些现象,应及时补水,做到早、晚浇水,一次性浇足浇透。
三、苗床除草
选择安全、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及配方,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建议采取苗后除草,防止药害发生,即在水稻1.5至2.5叶期,稗草2至3叶期处理,药剂可选用千金加排草丹等。
四、肥药应用
在秧苗1.5至2.5叶期可喷施瑞苗清等药剂,利于壮苗,提高秧苗抗青、抗逆能力,可选用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苗床喷雾防止立枯病。2.5叶期后,可根据秧苗长势施用尿素或硫酸铵,防止脱肥,也可叶面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或1%硫铵水补肥,注意施肥后要洗苗。
五、插秧前的注意事项
牢记插秧前“三带”下地:一带肥,起秧前一天撒施磷酸二铵120至150g/平方米;二带药,水稻潜叶蝇发生较重地区,在起秧前1至2天选用吡虫啉、啶虫脒或短稳杆菌等苗床喷雾;三带天然芸苔素、生物菌肥等,利于壮苗促孽。
大棚育苗注意事项,大棚育苗用什么加温
1、种子消毒:用咯菌腈3000倍液拌种消毒,灭杀表面的病菌。2、种子催芽:消毒后用30℃以下的温水浸种8小时,待清洗后装入纱布袋中,然后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期间要按时翻动。3、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喷施灭菌威2000倍液,对于发生过根结线虫病的地块可撒施“米螨”。4、合理施肥:培育壮苗,亩施80-120斤复合肥作为底肥。
一、大棚育苗注意事项
1、种子消毒
用咯菌腈3000倍液拌种,或用55-60℃的温水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灭杀附着在表面及部分潜伏在内部的病菌。
2、种子催芽
(1)经过消毒后,用30℃以下的温水浸种8小时左右,然后清洗1次,装入纱布袋中。
(2)将纱布袋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期间要按时翻动,隔日清洗,保持湿度。
3、床土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喷施灭菌威2000倍液,或净土灵1500倍液,若发生过根结线虫病,可撒施“米螨”等药物。
4、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一般情况下可亩施80-120斤复合肥,这样可培育壮苗。
5、提供水分
播种时要浇足水,出苗期间将温度保持在24-30℃,这样可快速齐苗,进入幼苗期后要严格控制水分。
6、病虫防治
幼苗期的病害以灰霉病、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为主(且容易沤根),防治时可使用净土灵+广枯灵。
二、大棚育苗用什么加温
1、炉火加温
(1)用固定炉灶、临时炉具做加温处理,此类方法比较传统,在大棚内被经常使用。
(2)炉火加温主要用于温室大棚,但大棚技术普及后已被使用于早春大棚内。
2、热水加温
(1)通过暖气管道、散热片散热等途径进行增温。目前热水加温未普及,只限于大型玻璃温室、连片集中的温室群使用。
(2)该方法的优点较多,比如便于促进地温上升、利于大面积温室群供热、加温时可保持室内温度均匀、余热时间长、不会产生危害气体与烟尘。
3、蒸汽加温
(1)应用范围较小,供热方式和热水加温相同,只是将热水改为热气。
(2)采用该方法可对土壤做消毒处理,可将发电厂余热、废气与农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