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另一类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即生物病原,所引起的病害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引起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亦称病原物,有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五大类。其中属于菌类的病原物称为病原菌。线虫侵害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
植物病征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真菌、卵菌和细菌在病植物上生成其营养体和繁殖体,形成肉眼可见的结构,即病征。主要有以下类型。
1.霉状物/para>
病原真菌可在发病部位生成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白粉、黄粉、黑粉、红粉等。白粉病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粉斑中可能出现黑色点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囊壳。白锈属在病叶上生成扁平而稍隆起的孢子囊堆,有黏质感,破裂后也散出白色粉状物(孢子囊)。锈菌在病部产生的黄色、黄褐色粉状物(夏孢子、锈孢子),似铁锈,所引起的病害称为锈病。黑粉菌产生黑色粉状物(冬孢子),有些种类的孢子团外有包被或形成坚硬的菌瘿。
3.点状物、块状物
植物罹病部位可出现的微小点状物,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小黑点是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或子座等。有的病害小黑点散生,有的则排列成线条状或轮纹状。
块状物突破病植物叶片表皮而外露,比点状物大而突起,形状多样,有块状、枕状、垫状、半球形、不规则形等,为子囊座或分生孢子座。多种子囊菌还形成黄色、红色等颜色鲜明的块状物,是其子座或假子座。
4.线状物、颗粒状物
有些病原真菌的菌丝集结成束,形成肉眼可辨的线状物,如禾草红丝病病原菌产生的毛发状红丝等。紫卷担菌引起紫纹羽病,该菌产生紫红色网络状菌丝束,覆盖在病株附近的地面上。有些真菌形成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大型颗粒状物,即菌核。产生菌核的真菌较多,例如核盘菌属、麦角菌属、绿核菌属、小核菌属、葡萄孢属、丝核菌属等。
5.真菌的大型子实体
罹病树木枝干上可生出大型伞状物、马蹄状物等,为高等担子菌的担子果。病草地上可有许多蘑菇圆圈状排列,俗称“蘑菇圈”或“仙人圈”。隔担菌属的担子果平伏在树皮上,很像贴上了膏药,引起的病害就叫“膏药病”。子囊菌中,盘菌目生成盘状、杯状、碗状子囊盘,炭角菌属生成大型黑色鹿角状子座。
6.细菌的菌脓
细菌的病斑,可泌出淡黄色或污白色的菌脓,称为“细菌溢脓”。菌脓干燥后成为近球形的颗粒或一层菌膜。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由病茎横切面,或病块茎、病块根的切面都可以看到溢脓。因而菌脓是识别细菌病害的重要病征。
病害的症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因品种抗病性、菌系或天气条件不同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另外,还存在一病多症(同菌异症)或同症异病(异菌同症)现象,前者如同一病原菌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侵染不同器官,而表现多种症状,后者是指多种病原菌可能引起同一种植物的相同或相似症状。有些病毒侵入植物后,会有隐症现象,即不产生表观症状,但植物长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植物各类病害的详细分类谁知道,我忘记啦。
病原分两大类:一是非生物病原,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如营养缺乏或过剩、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不足或过强、缺氧、空气污染、土壤过酸或过碱及农药喷洒不当引起的药害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另一类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即生物病原,所引起的病害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引起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亦称病原物,有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五大类。其中属于菌类的病原物称为病原菌。病原物一般都是寄生物,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
植物病害的分类
一、
按病原分:有非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又可分为真菌病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二
、按受害部位分:根病、茎病、叶病、花病及果病。
三、按寄主植物分:农作物病害、树木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等。果树病害可再细分为苹果病害、梨病害、柑桔病害等。
四
、按传播方式:气传病害、土传病害、昆虫传病害等。
五、
按发生期分:苗期病害、生长期病害、贮藏期病害。
本人总结
除环境因素引起的以外
主要分为:
真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和病毒性病害
希望对你有帮助
呵呵
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讨论
我是植保专业的
呵呵
植物的土传病害有哪些?
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黄瓜枯萎病 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
发生原因
连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爆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我国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分类?
这里是2002年的:http://sd-ep.cei.gov.cn/soechina2002/indexc2002.htm
最近的:
http://www.caas.net.cn/caas/dongtai/dttext.asp?id=1339
2004~2005年的:
http://kcxh.jaas.ac.cn/2005/5-12/9429.html